[HiBIM]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课程编码3015]

[复制链接] []
发表于 2022-6-27 18:36:07| 字数 3,29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改字体大小 16px
10px 25px
提到装配式,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建筑结构的预制化装配,与传统施工相比,预制装配式具有施工方便、工期节省、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且建筑构件的质量容易得到保证等优点。6 r( Z) @5 X! T2 V2 j8 B& B
过去我国主要在工业建筑中应用的较多,近年来开始在民用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中采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电装配式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在本次分享中,给大家分享在建筑机电安装中的预制化装配式应用。  
- \) f" {( @  q. `/ _' z
0 |/ B' J. f" F2 G. D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9 M# P: [3 N7 m  G  q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 O, `: W3 o2 W. `
首先简单介绍下,数字化装配式机电体系是应用BIM等信息化手段,结合装配式技术,对项目的机电设备、管线及其附件从设计到竣工交付全过程生产方式的数字化再造。
- q# @6 `! x4 F5 L! o( x通过多维数字可视化建模及优化,对构件进行可预制可运输式拆分,生成预制清单、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式安装;2 Y, q- ?6 Z2 l& U7 k
对参与方组织方式进行数字化再造,包括甲方(综合了业主、项目部、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咨询方、支吊架厂家、装配式机房队伍、预制厂家、施工队等。
/ {$ K# X' T, k. T9 g4 \
8 a9 ^1 |' A' ^. ?1 w6 l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 s% ]2 m$ {+ R, p  T0 U

/ C% w+ |, N+ C; O
建筑机电施工现状:( n( C( `) V  E9 Y7 ^
建筑机电安装主要由风、水、电三大专业组成。受施工条件、规范和工艺等因素的影响,现场施工精准度低,材料浪费,拆改返工等问题屡见不鲜,整体的工业化水平相对来说较低。
) V" \% T5 j/ A9 `& R" \$ {解决方案:( A, F& |( C  S8 _  G" z
BIM在机电管线综合优化具有极大的价值已被各方认可,随着BIM技术的深入应用,结合现场施工的痛点,通过BIM三维可视化的技术,结合装配式技术,精准下料,工厂加工、现场管理,装配式模拟,装配式施工。
6 K+ b; ~( \7 e3 `0 h从而在工期、安全、质量、成本、绿建等方面实现应用价值,实现高精准、信息化、集成管理的施工模式! D9 A3 E' ?+ o4 [) L' P% X% [, d6 T8 ~

6 g7 ?( _# E9 d5 m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9 G3 U0 V1 f; F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整体流程:; B$ ?. O2 j' C9 O; t- g% x
机电装配式从设计到施工大概分为三步,具体为:深化设计、预制加工、现场装配。7 T& C: U6 j1 ~# g
一、深化设计
深化设计在整个流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模型精度、分段长度以及施工工艺在深化设计时都需要考虑到,整体流程为:$ R- r& d( O  u/ L: s7 R
标准制定→图纸接收→模型创建→图纸问题报告→(循环解决)→初步管综方案→确定方案→管线综合深化设计→支吊架深化设计→现场勘测→一次二次洞口预留预埋→输出图纸/ T# N% ?* j; y0 @+ m& G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感兴趣的技术干货,赶紧上车5 @6 {+ |; k+ ]# W* W/ _
技术实施要点:
2 T. o& r3 |3 b0 q2 G6 H; ?土建勘测:大家都知道装配式要求的精度是非常高的,要求现场土建勘测与图模一致,梁、板、柱的施工偏差都会影响到装配的精度。所以最终在出量之前需保持现场土建施工与模型一致性。0 J3 s( O! M( E/ n0 @2 Z; S; [
风管:
, H/ O6 M- V" X' P, t在风管系统中需要考虑板材、保温、连接方式、分段长度等等因素。钢板厚度及法兰厚度参照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0 Q* i/ m* P

$ w: @9 P! V9 t- h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 [- E4 N& }% @$ p
图:钢板厚度规范要求值
6 f& h+ E& z& K  z( [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 \6 r/ q4 c$ l# C/ l
图:法兰规格规范要求值
分段长度:共板法兰预制长度1160mm,角钢法兰预制长度1240mm.按照标准段分段后,会发现存在很多风口与法兰存在冲突,需逐一修改风口位置或改变分段起止点,保证预制段可实施性、标准化。3 r# h% L  I) W2 p' W
预制细节调整:当按照标准段预制后,风口与风管存在冲突碰撞,需按照实际情况调整风口位置或调整管段预制点。
7 p* o) p# u% j$ s" `* h; V" l
" I5 o' t4 k+ i! D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2 V" o0 n# \* u
图:风口与法兰碰撞示意
( `5 F& {% r- ~0 f2 r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 J: s3 X7 N( g3 k/ b
图:风口调整后示意

  T1 i/ \" r; a! `管道:需要考虑材质、连接方式、保温、管材内外径等要求。以沟槽连接为例:- [0 d; e9 a, Y' f+ f! O6 ]( D
预制长度:6m,机械三通断管方式为管道上开孔,使用机械三通连接,分段如下图,在机械连接位置不断开1 E% R; z3 X& z8 D" h# T
以下图片来源于网络:
: Y: \2 X) Z+ J# U
5 y  K% A* c( Y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 E6 R# V' H' X; v( `) B4 R% r
图:机械三通开槽施工示意
9 M- u* q( X/ b  i2 p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 k' N* u2 f( m8 B, f6 f4 v
图:沟槽连接分段模型
沟槽三通:Revit默认连接方式为端头连接,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滚槽宽度,参照国标《沟槽式管接头》(CJJ/T156-2001),如下图:0 ^# r9 q2 Y2 ], |! H

# l6 W. j, }7 [1 ?# l* t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 ?, P+ D6 W' j0 x0 N; L" E
图:开槽口示意
9 n6 A% B2 t. V; _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4 J6 ^  _! }7 `# }0 ?/ I3 ~- ]1 |: U
图:尺寸规格表
并且应用于Revit,修改连接件位置,保证明细表统计量准确,减少误差,如下图:
# Y/ V) ?9 x' m6 `5 g3 L

6 Z, `# j6 a2 z& F8 J. l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6 K) B/ O/ g& C( r
  图:Revit默认接管模式      图:实际施工接管模式4 h% E' D' Y' R5 R
桥架:3 e2 _9 O" [5 m2 t6 J
预制长度:2m。参照规范图集,控制支架与预制点相匹配,翻弯角度、长度、高度整体预制
7 s/ b/ v/ z/ L7 A0 X/ R
* F% A9 |. f; `$ G3 Y' }. k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 e% P( \1 E! A7 Y0 N5 L! v
图:Revit桥架预制示意
二、预制加工
当我们在深化设计完成之后,与设计、施工方核对无误后,需要输出预制加工图、BIM表单提供给工厂进行预制加工,整体流程为:模型预制完成→输出预制加工图→BIM表单→材料采购→构件生产→构件模块化运输
9 p) L$ e( [' {9 [* T以下图片来源于网络:' ?- Z- z4 e+ r  l6 P% ?+ F) \4 \
% b2 B4 i: ]3 @$ l0 M7 R$ c$ k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 N6 g8 \% u) Q, g
图:模块化装配图
1 w5 ?$ d7 `5 z2 c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2 E! H( P4 \% ]7 d
图:车间预制生产
三、现场装配
3 P0 A' D6 t: T; |$ j预制构件分批次运输到现场后,负责指导现场装配作业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落实成品管段卸车以及二次搬运方案,本着“先支架后管道,先主管后支管,由内向外”的原则,一次装配,最后完成打压测试,根据规范及项目要求,进行测试,做好交付验收准备,整体流程为:输出装配图→技术交底→现场装配→打压测试→完成交付
7 ~/ p9 Y) n* \/ p, _
" }- Z0 b- q2 N2 w$ D8 q8 S; S* e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 ^% K* p/ D9 e! I- \  G, ~
图:现场装配完成        图:预制模型对比
以下图片来源于网络:
1 D( V- b- I( c# g( F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4 W) J9 ]4 m) Z7 d1 U4 K# }+ N1 @
图:现场装配完成         图:预制模型对比
效益分析
, x" O7 y) z; B1 I3 D8 }% N机电装配式即预制加工生产利用BIM模型大大提高现场装配精度,大量减少现场焊接作业,现场与工厂同时施工,有效保障整体预制进度实现平行作业,最大化的节省了工期,同时安装精度和施工工艺得到了提升。最大化程度减少现场用工人数,也减少了同比的安全风险源。7 [3 `! O0 c+ y5 q$ L. u
工业化生产要素的配备,最大程度减少现场作业人员焊缝及安装等层次不齐的现象,并且减少了现场材料的损耗,避免施工返工以及现场窝工的情况,减少现场堆放材料占用空间,降低文明施工卫生投入,避免现场的加工污染,节约现场临时作业占地。
& Z! j1 k3 g2 L0 P1 z) H6 ?0 P9 ?/ N6 E' G+ j  a: g0 E. I

4 P, V4 d1 K3 H; j: o转自:鲁班工程顾问6 \! n! N8 q- S/ I. }. G/ R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7 ]5 Y( e4 T0 u$ `3 f3 c
回复 申请删帖

使用道具 举报

  • 联系我们
  • 邮箱:837005074#qq.com(请把#改成@)
  • 电话:18810188033
  • QQ客服 837005074
  • 人工客服:周一至周日(晚6点至11点)
  • 扫描加客服QQ

  • 扫描加客服微信

QQ|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最好·学BIM网(zhaozuihao.com;xuebim.com) ( 京ICP备2024101289号-1 )

GMT+8, 2025-2-5 18:46 , Processed in 0.263727 second(s), 58 queries .

Powered by 找最好 X3.4

© 2015至今 zhaozui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