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工程机械配件 发表于 2022-7-11 08:33:06

Revit5个定位点的原理及如何对齐


wxv_2464980508192849920今天咱们讲一个有点硬核、又有很多人经常犯错的技术问题,强烈建议你分享给身边日常使用Revit做项目的小伙伴,关键时刻能救场。今天的内容,起初来自于我们的朋友@胡说树的分享,他目前就职于福建省博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是公司数字化中心下设的研发部负责人。
他们的数字化中心主要从事建筑行业的正向设计工作,是公司的创新型设计部门,在产研结合方面有点道道。胡说树个人在 BIM 行业摸爬滚打多年,这次也将作为一名分享者,从一个小问题开始,来展开聊聊,我们对 Revit 到底懂了多少。后来,我们和胡说树一起打磨这期的内容,又发现了不少自己以前也没发现的问题,前前后后忙活了两个多月,画了几十张示意图,总算把这个问题理清楚了,希望能帮助到你,避免项目中遇到大坑。这次内容的打磨和修正,也得到了老朋友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数智设计院副院长@徐从,以及广联达设计BG业务实施顾问@艺霖的大力帮助,特别表达一下感谢。下面咱们正式开始。

小伙伴们是否在工作中常常会被 Revit 中五花八门的定位点弄糊涂了呢?如果你的回答是「没有」,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你已经彻底把它们搞明白了,二是你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疑惑,而如果是第二种,那你一定要仔细往下看,因为如果一开始有一个小小的设置错误,在项目做到一半的时候遇到这个问题,可是要出大麻烦的。尤其是很多小伙伴不知道,关于定位点和坐标系,Revit 2020.2这个版本还是一个重大改变的分水岭,在操作上还有很大的区别,这就导致在不同项目使用不同版本的小伙伴,搞不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也会在后面逐渐说清楚。首先,请你在心里好好思考下,Revit 究竟有几个定位点,又分别有什么作用呢?好了,思考时间到!Revit 里面常用的定位点的概念有 5 个。他们分别是:➤ 项目基点➤ 测量点➤ 内部原点➤ 中点➤ 测量坐标原点可能你会问了,为什么这么多?Revit 需要搞得这么复杂吗?先别疑惑,我们一起进入 Revit 的世界,一起看看它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01方法论详细拆解五个定位点
这部分内容不涉及具体操作,如果你不关心原理,可以跳到下半部分,不过强烈建议你把原理搞明白,再看后面的操作。首先,要想弄清楚各种点,咱们得引入一组「坐标系」的概念。为啥要引入坐标系呢?举个例子,当我问你,屋里有本书,在什么位置?如果你在书房,你可能直接回答:「就在我的位置往东2米的书架上,距离地面1.5米」。如果另一个人站在你楼下的卧室里,他可不这么认为,他会说:「从我这儿往北走5米,再往上3.8米的位置」。而如果还有一个人,站在楼下的小区里,他可能会说:「从我这儿往西北方走30米,再向上25米,书在这个位置。」你看,这三个人谁说的都没错,他们都是站在以自己为原点的坐标系,来看待书的方位,如果一开始大家没有把坐标系和原点对好,就会出乱子。现在你知道坐标系没有对错,只看不同的人怎么看,软件是给咱们提供一系列的工具来满足各种需求,下面咱们就先讲讲,前面说到的这些概念该怎么理解,最后再来说说一些常规的操作。➤ 项目基点 & 项目坐标系首先,咱们来说最常见的,项目基点。它是项目的一个参考点,也是项目坐标系的原点。这个项目坐标系,就是你正在建的这个模型所在的坐标系,目前它跟真实世界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坐标系的 Y 轴也就是项目北。这里的项目北是虚拟的北方向,在真实的世界里,项目北可能会和正北有个角度,在这个坐标系里,上北下南是为了大家建模方便,不用所有的线都斜着画,等到跟真实世界发生关联的时候,咱们只需要在更大的坐标系里,旋转一下这个小坐标系就可以了。

如果在你的文件里,所有构件的位置都可以通过项目基点来定位,而不需要知道它们和其他项目、和真实世界的相对位置,这种情况使用项目基点和项目坐标系已经足够了。但很多情况下,当这个项目文件需要和其他项目文件发生协作的时候,光靠这套体系就不够用了。➤ 测量点 & 测量坐标系在把多个项目对齐合并之前,我们先要把这个小项目,放到一个更大的坐标系里。你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广场上盖了一栋楼,我们不仅要让软件知道,楼里面的所有构件在这栋楼自身的坐标系里是什么位置,也要知道它们在这个广场里的什么位置。这个「广场」所代表的坐标系,就是测量坐标系,默认情况下,它的原点位置就是测量点。测量坐标系的Y轴是正北,也就是真实世界的北方。前面说的项目基点,可以是测量坐标系里面的任何一个点,软件会计算它距离测量点的距离,从而自动计算所有构件在两套坐标系里的空间位置。

➤ 共享坐标系每一个Revit文件,都有一个独立的项目坐标系,和一个独立的测量坐标系。当我们把一个广场里的两栋楼合并到一起的时候,该以哪个项目的测量坐标系,来代表真实的世界呢?这时候就得选出其中的一个文件,以它的测量坐标系为准,并且把这套坐标系共享给其他文件,这个坐标系就是共享坐标系。这个「选出一个老大,再把坐标共享给其他项目」的过程,是对应软件具体操作的,咱们放在后面会说。

那么,前面我们还说了Revit里面的一个叫「内部原点」的东西,它是干啥用的?➤ 内部原点 & 内部坐标系软件对于模型的承载能力不是无限大的,为了防止模型范围太大而导致软件崩溃,Revit给每一个项目文件定了一个规矩,所有图形和构件必须在一个半径16公里的圆形范围内,因为除了长、宽还有高度,所以严格来说应该是球形范围内。这个球形的范围,叫做内部坐标系,球形的中心点,就是内部原点。使用Revit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无论是单个文件,还是多个文件合并之后的文件,都不能超出以内部原点为半径16公里的范围。内部原点和测量点、项目基点是不是重合呢?当你用Revit新建一个项目的时候,它们三个点默认是重合到一起的,这样重合原则上可以,但也允许它们不重合。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有的时候还挺重要。比如,在上面的例子里,我们把项目1和项目2合并到了一个新的文件里,这个文件也有自己的内部坐标系,如果合并后的项目能被这个半径16公里的球形包裹住,就没有问题。

而如果我们平移了一下共享坐标系,就会导致一部分模型超出了16km的范围。

好,到这儿我们已经说到了Revit软件操作过程中最经常遇到、也经常混淆的三个点,分别是项目基点,测量点以及内部原点。还有两个点,软件里无法直接操作控制,但你也需要知道它们的概念。➤ 测量坐标原点注意,测量坐标原点和测量点不一样,你也看不到它,只能在概念上理解它。当我们说,一个坐标系里有一个点,它有自己的坐标值,这个坐标值的X、Y、Z值,就是距离原点,也就是(0,0,0)点的三个距离。所以,任何一个坐标系,在数学上都需要有一个原点。那么如果Revit想要省事,就强制规定,把测量点定义为测量坐标系的原点,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但它没有这样做,因为在实际工程中,测量点不一定是测量坐标系的原点。你可以这样理解,我们选择了真实世界里面的一个广场,作为整个项目的测量坐标系,广场的正中心,就是这个坐标系的(0,0,0)点。但我们在实际建设的时候,很大的可能性,不是以广场的正中心作为基准点,而完全可以指着广场西北角的一棵大槐树说:「咱们就把那颗大槐树当做基准点吧!」这样说是方便你理解,实际做项目的时候还会有各种不同的设置,我们后面再说,总之你需要知道,测量点和项目基点,都可以在测量坐标系里面随意移动,它们移动之后的坐标,就是它们离开原点的距离,这个不可见的原点,就是测量坐标原点。

➤ 中点中点这个东西,不涉及到任何坐标系,甚至在本期的内容里,它是有点「捣乱」的,但如果你不理解它的作用,会在很多操作里犯错误,所以咱们也把它给讲清楚。Revit的中点,是模型几何包围盒的中心。也就是,你在一个项目里放了很多模型,用一个盒子,刚刚好把所有模型都放进去,这个盒子的中心就是中点。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个项目文件来说,中点绝大多数时间都不会和其他点重合,它都是根据所有模型的位置,「碰巧」出现在一个位置的,你在模型边上再画点别的东西,因为包裹的盒子变大,中心点的位置就变了。

既然不能操纵中心点,为什么还要了解它呢?因为我们会在一些地方遇到它,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在链接文件的时候。在导入CAD 或链接 rvt 模型的时候,软件会问你,按哪个点对齐呀?这时候你会看到「原点到原点」、「中心到中心」等选项。

这里的原点指的就是前面说的「内部原点」,中心指的就是刚刚说的「中点」。既然你知道中点是很不可靠的,那除非很特殊的情况(比如模型离原点太远了,对齐后找不到),一般来说尽量谨慎使用中心到中心的选项。到此为止,咱们把五个与定位、坐标系相关的点都说完了,请一定记住它们的名字。说到这儿还没完,你再仔细看一下这张图:

前面我们说,测量点和项目基点,都可以在测量坐标系里随意地移动,它们移动之后的坐标值,就是离测量坐标原点的距离。你看,这张图里,项目基点和测量点,都是用一个图钉表示,这可不是乱画的,它的意思是说, 测量点可以钉在测量坐标系上,拖着测量坐标系移动;项目基点可以钉在内部坐标系上,拖着内部坐标系一起移动。他们也可以拔起来,自己独立移动。这又是很多小伙伴都容易弄糊涂的一个知识点了,下面咱们仔细来说说Revit这么设置到底是什么用意。
02软件逻辑定位点的实际作用和演示
结合上面所有的概念,咱们先来复盘一下,这几个点互相关系的真实意义。你可以把以内部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6公里的内部坐标系,当做一个圆形的画板。在理想的状态下,我们的项目要让所有协作的工程师,在开始画下第一笔之前,就把坐标系完整地规划好。在规划坐标系的时候,有两个目标需要实现:➤ 第一,现在你准备画的项目,以及未来要合并到一起的项目,都不能超过画板的范围;➤ 第二,未来几个项目合并在一起的时候,互相知道彼此的定位关系,不会弄乱。所以我们会把测量坐标系的一部分,也就是未来会造建筑的「广场」,规划在这个范围内。为了实际施工,我们会把测量点放到建筑红线上,以便于其他项目能准确地以它为参考。

当我们进一步把项目划分成一栋一栋的房子,由不同设计师去画的时候,还用这个测量点做定位就很麻烦了,所以要给每栋楼设置一个项目基点。因为项目分成了每栋楼一个独立文件,所以它们的内部原点和画板也就彼此分开了。

16公里其实是个很大的范围,只要没有犯错误,不小心把测量点或者项目基点人为地移开很远,或者导入大面积CAD底图的时候弄错对齐点,一般不用担心超出范围的问题。当大家都按照设计好的坐标系,把项目都画好,我们按照统一的测量点对齐到一起,万事大吉。这是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流程的理想状态,但是,实际项目中,会出现很多的状况,或者是有外部人员参与到协作,或者干脆就是弄错了,导致大家的文件没办法对齐到一起,那咱们就得想办法把问题解决,还得知道解决的原理。很多人遇到无法对齐,第一个想法就是整体移动模型。这里请你一定要把批量选中模型、整体移动的方案永远Pass掉,因为它会导致大量的连接和参照错误。那么剩下的方法就是要移动某些基准点,而且必须是在了解规则的前提下去移动,咱们来实际操作一下,看看这些规则是什么。首先得把这些点显示出来,Revit默认是不显示的。注意,这里出现了第一个Revit不同版本的区别。如果你是Revit 2020.2之前的版本,打开可见性/图形替换,在模型类别页中,点击场地左边的+号按钮,会看到测量点和项目基点,勾选就可以显示。

如果你使用的是Revit 2020.2以上的版本,那么除了这两个点之外,还会看到一个内部原点的选项。

接下来勾选测量点、项目基点和内部原点后,在视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3个定位点了,默认是叠加在一起的,你可以用鼠标把它们挪开,其中项目基点用圆形表示,测量点用三角形表示,Revit 2020.2 以上的版本,内部原点用一个红绿色的直角坐标系表示。

那么,Revit 2020.2版本之前,看不见内部原点怎么办呢?当我们在老版本移动项目基点之前,可以先用两个参照面交叉,做一个标记,告诉大家内部原点在哪里。

如果移动过了项目基点,也没关系,你可以在项目基点点击右键,选择「移动到内部原点」,它的位置就会和不可见的内部原点重合,再做标记就行了。

好了,三个定位点都已经现身了,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现在,分别点击项目基点和测量点,它们的坐标都是(0,0,0)。

我们前面说,它们的坐标都代表在测量坐标系里面的位置,那么尽管看不到,我们还是可以脑补出一个测量坐标系来,现在这两个点都和测量坐标原点重合。

我们在这个坐标系里(1000,3000)的位置画了一个立方体,利用「高程点坐标」把位置标记下来。咱们先来操作测量点,当你选中它的时候,左上方有一个小曲别针图标,点击它会有两种状态。曲别针禁用,叫做关闭剪裁状态,代表测量点这个图钉被拔起来,在测量坐标系里随意移动;曲别针亮起,叫做剪裁状态,代表测量点的图钉戳在了测量坐标系上,拖着测量坐标系一起移动。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坐标数值的变化,来推测出那个看不见的坐标系的变化。先关闭剪裁状态,也就是把「图钉」拔起来,移动一下测量点,你会发现,测量点的坐标向东改变了1000,向北改变了2000,而项目基点和立方体的坐标都没有变化。这意味着,测量坐标系本身没发生变化,而是测量点相对于测量坐标系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你可以理解为,场地还是这块场地,但我们把所有未来要盖的房子的定位点,从广场西南角,改成了「北边那棵大槐树」。测量点此时不再是测量坐标系的原点了。接下来,我们把测量点的剪裁状态打开,也就是把「图钉」按下去,向西移动2000。这次你会发现,测量点的坐标值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它和测量坐标系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而项目基点的坐标,还有立方体的坐标,都向反方向增加了2000。

于是你可以脑补出来,这个过程中,是测量点拖着测量坐标系一起发生了位移。说到这你可能会疑惑,为啥要能拖着坐标系一起移动呢?你看,我们的建筑肯定是盖在地球上的某个位置,而Revit软件最大能支持的就是半径16公里的球形,也就是说,我们要在这个很大的地球上「抠」出一块地方,作为整个项目的一块画板。

这块画板,就是以内部原点为圆心、半径16公里的一个小球形。我们要在大地坐标上移动这个小球,让它正好能覆盖住项目的建筑,或者转动地球,让坐标移动到小球范围里。当测量点的图钉按下去,你就可以理解为,它是带着整个坐标系(地球)移动,把项目移动到小球范围内。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我们给这个立方体加上了「高程点坐标」,软件本身也是可以设置,这个坐标是相对于谁的,前面我们所有的操作,它的坐标都是相对于测量点的。

而如果把这个坐标基准,设置成不同的基准点,再以不同的状态去移动测量点和项目基点,就能通过观察它的数值变化,知道进一步的规则。这个测试的过程步骤比较多,咱们跳过去,直接往下说结论。现在你理解了测量点的坐标规则,我们下面来说项目基点。项目基点本身也是测量坐标系里任意一个点,同时也是项目坐标系的原点。注意,接下来我们要说第二个与Revit版本有关的操作区别,非常重要。在Revit 2020.2以前的版本,选中项目基点,也有两种状态。曲别针禁用,是关闭剪裁状态,代表项目基点这个图钉被拔起来,只带着项目坐标系移动。曲别针亮起,叫做剪裁状态,代表项目基点这个图钉钉在了内部坐标系上,可以拖着内部坐标系一起移动。

与测量点不同的是,无论在哪种状态下移动,项目基点都不能影响测量坐标系本身的位置,也就是说,它在两种状态下的移动,都会导致自身的坐标数值发生变化。不过,它在不同状态下,可以决定是否需要拖动内部坐标系,也就是是否需要影响画板上所有构件的位置。下面,我们基于项目基点和原点,画上轴网和几堵墙,脑补一下由项目基点构建的项目坐标系,以及由内部原点构建的内部坐标系。目前,测量点已经被移开,项目基点和内部原点重合。实际上老版本看不到内部原点,我们手动加上一个标记作为展示。

在关闭剪裁状态的情况下,也就是图钉被拔起来的状态下,移动项目基点,项目基点和项目坐标系在测量坐标系里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轴网和墙没发生变化。

这个过程你可以理解为:我们把一栋房子的基准点,从「西南角A轴和1轴的交点」,改到了房子的右边。但移动项目基点,不会影响已经绘制的模型在软件里的位置,因为模型都是基于软件的内部原点来计算位置的。接下来,如果你是打开了剪裁状态,移动项目基点,会发现不仅它自己的坐标发生了变化,并且所有的轴网、墙体都跟着它一起移动,相当于是项目基点这个图钉按下去,拖着内部坐标系和内部原点,在测量坐标系里一起移动,因此所有构件也就一起跟着移动了。

这相当于是一步「悔棋」,万一你在项目初期,没有计划好模型的位置,乱画了,那在后期可以通过打开项目基点的剪裁状态,移动项目基点,来改变整体模型在测量坐标系里的相对位置,从而和其他项目达成正确的协作。
不过,这个「悔棋」的操作在Revit2020.2版本之后被砍掉了,可能Autodesk觉得这么多基准点,又是剪裁又是不剪裁的,实在不好理解。新版本的软件中,当你选中项目基点,不会再出现小别针的图标,它永远是默认的非剪裁状态,也就只能自己移动,不能带着模型一起移动了。不过,新版本也有一个办法能下悔棋,首先移动项目基点到正确的位置,然后在「管理」选项卡的「位置」按钮,下拉菜单里有一个「重新定位项目」,也可以批量移动内部原点和模型,到项目基点的新位置。

关于2020.2这个版本的前后变化,再给你总结一下:
➤ 第一,老版本的内部原点不可见,只能手动标记位置;➤ 第二,老版本的项目基点有两种状态,新版版取消了剪裁状态;➤ 第三,老版本通过项目基点的剪裁状态来批量移动模型,新版本通过重新定位项目来批量移动模型。
03实战操作常见问题和项目流程
现在,你已经对Revit涉及到关于定位点的概念都理解了,下面咱们来说说经常在实操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办法。问题1导入CAD文件,或链接rvt文件,弹窗提醒超出界限,怎么回事?这是因为导入文件选择时选择了原点到原点对齐,而被导入的文件内容,要么本身的范围超出了半径16公里的圆形,要么是主体图元离开原点太远了。这时候需要检查导入的文件本身,清理范围以外的图元,或者用正确的方法批量移动模型到内部原点的附近。问题2标高和高程的基面该怎么选择?前面咱们所有的举例,都是基于平面图,在立面图中的原理是类似的。不过平面图中很多构件都是直接画的,本身的坐标不会直接体现出来,告诉你「这扇窗户距离原点100米」。而在立面里,构件的相对关系会很明确,当我们说一个构件有多高的时候,数值都是相对于某一个标高,就像下面的图里,窗户的高度是相对于标高2的。

那你再看一下这张图里,标高2的高度是4米,这个4米又是相对于谁的?是海平面?场地平面?Revit没办法帮你做决定,需要你自己来设置。
在标高2的属性里,你会看到有「项目基点」和「测量点」两个选项,它就是告诉软件,这个标高的高度是相对于谁的。

这里我们给两个标高设置不同的高程基准,标高1的基准在项目基点,标高2的基准在测量点,来测试一下。


当向上移动项目基点2米的时候,高程基准为项目基点的标高1,高度数值减少了2米,而标高2的高程数值没有变化。


当你把测量点打开剪裁状态,带着测量坐标系一起向上移动的时候,标高1的高程不变,而标高2的坐标数值减少了2米。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当你把测量点的剪裁状态关闭,单独向上移动的时候,标高2的数值并不会发生变化,尽管你把它的高程基准设置成了「测量点」。所以其实这个选项的意思是,它是相对于测量坐标系原点的,这个小知识点千万别弄错。


和标高类似的设置,在高程标注族里也有。打开一个高程的属性面板,会看到基准点设置的下拉菜单。


项目基点和测量点,与标高的设置是相同的含义,同样需要注意,「测量点」的实际意思是相对于测量坐标系的原点,关闭测量点的剪裁状态并移动,不会导致高程数值的变化。
另外,高程比标高还多了一个「相对」的选项,它的意思是代表内部原点,也就是半径16公里画板的圆心,不与项目基点和测量点挂钩。Revit还有一些地方涉及到高程,但不能修改。比如绘制场地的时候放置一个点,只有一个选项「绝对高程」,它的定位只能是基于「内部原点」的。

当你希望一个标高是相对于海平面或者相对于场地平面,软件是不知道这些东西在哪里的,你只能告诉它是相对于内部原点、测量点还是项目基点,然后在项目中和其他人约定好,这些点在真实世界中到底代表什么。问题3实际项目中的常规设置应该是怎样的?虽然软件给出了这么多操作方式,能让你更灵活的设置坐标系,但一般的项目,还是有一些比较普遍的做法的,你当然可以不照做,但用这些前人总结的办法,会减少团队成员很大的理解压力。下面是胡说树推荐的常规做法:对于一个新项目,首先选择测量点,解锁回形针,让它处于取消剪裁状态,修改测量点的坐标为总平图上的一个已知坐标点,并保持高程=0,作为海平面。然后锁定回形针,将它拖动回项目基点附近。你可以通过「管理」-「坐标」-下拉菜单-「在点上指定坐标」来完成这个操作。

这一系列操作就是为了将项目基点和内部原点移动到总平附近,(其实是反过来,把总平移动到了项目基点和内部原点附近)。然后锁定位置,一般就不去移动它了。
接下来选择项目基点,由于上一步骤中,测量点在裁剪状态下拖动至红线处,所以项目基点和内部原点的位置被修改了,那我们就要把项目基点在非剪裁状态下移动到总平图上正确的位置,确认一下没有离内部原点太远,避免超出绘图范围。如果项目不朝正北,可以修改项目坐标系的项目北和正北之间的角度。如果已经知道Level 1的相对高度,则可以把Z坐标设置成Level 1的标高,如果不知道,可以默认先向上移动10000,目的是为了和测量点先区分开。这时候,在平面图上看,你已经安排好了测量坐标系和项目坐标系的位置。可以把项目基点作为A-1轴的交点,开始画轴网、建模。

在立面图上看,测量点代表海平面,项目基点代表Level 1(±0) 的高度。这个主要是来自项目的约定,一般情况下绝对标高会基于测量点,相对标高会基于项目基点,也可以根据实际项目需求修改。


问题4多文件互相链接配合时,该怎么操作?一般情况下,场地中所有建筑的布局是由建筑专业牵头的。这时候就以建筑文件或者单独的场地文件为基准文件,根据上面的操作做好设置。接下来,把这份文件复制多份,发给负责不同单体的小伙伴,他们不需要修改测量点,而只需要打开这个分发的文件,在非剪裁状态下,修改自己的项目基点的位置、角度和标高,再开始建模。另外还有一种配合模式,场地模型只有一个文件,不分发,然后各单体设计人员以「原点对原点」的方式,链接场地模型文件,然后把单体的测量点、测量坐标系按照前面的方法,与链接文件重合,再修改项目基点。

这一步操作也有个更简单的方式,是利用共享坐标系,这个咱们放在最后说。
等到大家的项目需要链接到一起时,因为每个文件的测量点在测量坐标里都在同一个位置,测量点和内部原点的相对位置也都是统一的,而每个项目基点都不在同一个位置,所以链接到场地文件的时候,只需要使用「原点对原点」方式,每个建筑都能放在正确的地方。

问题5没按规矩干,怎么补救?上面说的是最理想的方式,但很多情况下,协作一开始没有定好规矩,或者别人没有按规矩执行,后期也是有办法补救的。先说最简单的情况。所有链接的文件,在总平里都是同一个位置,比如同一幢建筑的建筑、结构和机电,有的专业犯错没把项目基点设置对,这种情况就不需要考虑测量坐标系,直接在非剪裁状态下,把错误的项目基点位置移动到正确的位置,比如A-1轴交点,再用「项目基点到项目基点」链接进来就没问题了。

而如果是一个大场地里面的多个建筑,每个建筑在测量坐标系里面的位置不一样,合并到一起位置错了,改起来就复杂一些。➤ 对于临时性的对齐、协作文件比较少的情况,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是在每个文件里,反向修改项目基点,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希望链接之后这栋楼向左移动100米,就把它的项目基点向右移动100米。注意在Revit 2020.2版本之前,需要把剪裁状态关闭,以免带着模型一起移动。链接文件的时候,使用「项目基点到项目基点」对齐,就可以了。

不过这种方法偏向于临阵抱佛脚,修改之后的每个项目,项目基点都不在A-1轴的交点了,算是为了对齐而对齐,偏离了Revit一开始给出定位体系的初衷,用不规矩打败不规矩,不是很推荐。
➤ 第二种方式,是改变那些出错文件内部构件和测量坐标系的相对位置,也就是改变内部坐标系本身。再次强调,一定不要直接全选并批量移动构件,会出现各种报错。正确的做法,在Revit 2020.2版本之前,可以把项目基点在非剪裁状态下移动到A-1轴交点,然后打开剪裁状态,移动项目坐标到总平的正确坐标点,它会带着内部原点以及所有轴网和构件一起移动。Revit 2020.2版本之后,先移动项目基点到正确位置,在「管理」选项卡的「位置」按钮,下拉菜单选择「重新定位项目」,把模型从原来的A-1轴交点批量移动到项目基点的位置。

接下来,所有文件的项目基点都已经在测量坐标系里的正确位置,不过Revit并没有提供「测量点到测量点对齐」的链接方式,所以这时候需要让大家按照规定,把测量点和内部原点的相对位置统一,然后使用「内部原点到内部原点」的方式来对齐。

如果一个项目有几十栋楼,每个负责人都没弄明白这套定位的玩法,全都画错了,总体负责人不想让他们挨个修改,还有第三种补救方式。➤ 还记得我们说过,一个项目群里,可以选出一个测量坐标系作为老大,成为共享坐标系,其他文件的测量坐标系都指向它吗?Revit提供了一个功能,叫共享坐标,就是干这个的。首先你需要一个设置正确的文件,比如建筑文件或场地文件,或者干脆是一个新的空文件也可以。先把那些错误的文件都链接进来,然后参考总平图或规划图,把它们都移动到正确的位置,因为是链接文件,所以可以直接移动,不用担心构件关系报错。

接下来,在「管理」选项卡,选择「坐标」下拉菜单里的「发布坐标」,再选择需要修改的链接文件。


这个操作的意义,就是告诉每个文件:「你的内部坐标体系错啦,现在我把你摆在正确的位置了,然后把我的坐标体系写到你的内部,以后乖乖按我这套体系来。」
这时候被修改过的项目,已经有了正确的坐标体系,因为这个改动只是统一了测量坐标系的关系,对内部的项目坐标系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大家可以拿回去继续修改。下次再链接的时候,定位方式选择「通过共享坐标」就可以了。

使用共享坐标的方法,不仅是后期用来补救的,实际上从项目一开始,各专业建模之前,就可以先用「原点对原点」的方式,链接设置好坐标的场地文件,并且从它上面「获取坐标」,再把项目基点放到各自正确的地方,再开始干活就不会出问题了。


上面说的这些方法,都是以平面来示意,对于立面标高的调整和补救方式也是相同的规则。

好了,到这儿咱们就把Revit所有定位点的概念和应用说完了,Revit 设置这些不同的定位点是有特定意义的,虽然增加了复杂度,但是也增加了灵活度。通过这些设置,你也会逐渐明白一个很基础的道理:当我们说「一个东西在什么位置」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是「相对于什么」的位置。软件并不知道真实世界的参照物,所以提供给你一套灵活的工具,帮助你来定义,而你必须理解这些工具的意义和用法,还必须理解项目中所有坐标系的含义,才能正确玩转它。最后,感谢本期内容的发起人胡说树,他在起草和打磨的过程中,和我们一起琢磨,对每个知识点都死磕到底,经过他的同意,今天的内容也会作为加餐,补充到我们的《Autodesk Revit 闪电入门课》里,日后大家项目上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回来看看。

转自:BIMBOXhttps://mp.weixin.qq.com/s/1NNoS5eaMjWKtg1ppILTA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Revit5个定位点的原理及如何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