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动态

高价值BIM推广策略 [课程编码2189]

[复制链接] []
发表于 2021-11-12 09:16:17| 字数 7,78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次来投稿的小伙伴,是四川安装集团(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的BIM中心负责人,也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项目综合安装一标段的BIM经理,任睿看完这篇投稿,我们马上决定用最隆重的态度,把它推荐给你。主编老孙对它的评价是:年度最佳实践经验,至少价值100万。任睿2012年进入公司的BIM中心,参与过机电、土建、幕墙、球罐、储罐、锅炉、输油管线、风洞和核反应堆的BIM项目,可以说是非常有经验的老鸟了。他和很多单位BIM中心负责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开始做BIM深化四处碰壁,后来做BIM推广,阻力很大,要么企业预算有限,要么项目上没时间学,要么学了之后落不了地。不过任睿没有太多抱怨,而是在工作中持续寻找方法,一点点改进。直到一次到工地,看到没有接受过培训的班长用 Revit 和 Fuzor 看模型读数据,现场工人因为大面积预制化而和他说这个技术真的好,这时候他开始总结自己的推广方法,在后续的项目故技重施,发现效果还是不错。任睿把几年积累下的这套方法提炼成三个核心思想,分别是无意识推广、增长黑客、反向培训。今天,他准备把自己的绝活免费分享给大家。我们认为,无论你是施工单位的BIM负责人、第三方BIM咨询或培训机构、还是和施工方对接的设计师,这套思想都值得你花上20分钟好好理解,它不但能颠覆你的思想,还是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下面是任睿的投稿原文,BIMBOX和他已经共同打磨了两遍。 640

大家好,我叫任睿,是四川省属施工企业的一名BIM中心成员,职责是在公司内推广BIM技术。和很多人BIM从业人员一样,我最开始也是学会软件后,就去项目部热脸贴冷屁股。第一个项目,管道工长看到我们把DN200+的消防管翻了4处弯,拍案而起说:你们知道翻一个弯成本是多少吗?第二个项目,为了减少管线碰撞,把地下室的各系统分层布置,结果因为这样施工支吊架浪费太多,深化成果全部报废。BIM推广工作很累,因为它的核心不是技术工作,而是掌握技术后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不是就安排一个事就完了,而是要让别人放弃他们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作模式,去配合你实现那个描绘出来的美好未来。

640

通过项目的逐步实施,经验总结,我开始慢慢知道,应该如何与项目部沟通,才能获取需要的信息。知道怎么区分哪些人是否真的愿意尝试BIM,哪些人只是说说而已。我也开始慢慢知道,各个项目部不同的人员架构和工作模式,BIM推广的策略应该不同,选择的突破人员和技术点也会不同。现在,公司一个项目有BIM要求后,都会来BIM中心寻求帮助。除了完成本职的工作,我更希望帮他们逐渐改变思维和工作方式。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自己也乐在其中。目前我配合过的项目,工长已经可以通过中心文件到模型里自行完成深化复核、桥架预制化、出图、提量等工作,很多班组长都学会使用 Revit 和 Fuzor 去查看管线走向,摘抄数据指导施工。有的项目部已经实现技术负责人、工长、安全员掌握 Revit 操作和深化能力,还为班长配置了iPad。

640

我把项目上的BIM推行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大部分项目在机电施工层面让BIM真正落地,主要是深化和预制等领域,项目实现降本增效和工厂化集中预制装配;➤ 第二阶段,我们正在做基于BIM进行项目级管理的工作,目的是让项目实现流程优化,并且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第一阶段完成度比较高,今天我想分享的是在这个阶段的思考和行动方式。从我的岗位职责来看,我对BIM的理解就是三项工作:➤ 第一,通过翻模或深化获取一个数据库;➤ 第二,使用这个数据库指导施工,通过应用实现降本增效,然后选择一个平台,基于这个数据进行项目管理;➤ 最后,形成一个分析或竣工的数据库。在上面三项里,获取数据库的工作是使用数据库的基础。
640
所谓推广BIM,其实就是让现场工长能掌握获取和使用数据库的方法,让BIM技术从技术、经济、管理、材料等日常工作口辐射到他的上下游端去。
这几年,通过不断和人打交道,帮助他们改变工作方法,我总结了三个思维工具,它们分别是提高交互体验的无意识推广,让人们持续学习的增长黑客理念,以及快速培养BIM工程师的反向培训下面一点点的介绍。

1

无意识推广
设计大师深泽直人有一个设计理念叫「无意识设计」。人会有无意识的需求,设计师可以捕获这些需求,将它们设计出来,而使用的人不需要去查看说明书,就可以很自然的使用这些功能。
640
无意识设计:自然而然的使用并满足需求我的BIM推广工作,很大程度参考了这种「无意识设计」的理念。项目人员其实有这样的需求:通过一项新技术来解决现场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但如果需要花很多精力去改变 ,就会让本来已经很忙的他们有抵触。而我的工作就是尽量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BIM满足自己的需求。要达到这个目的,最需要克服的困难在于交互体验差。这里的交互体验分三个层面:好不好学、好不好用、有没有用。
640
这里不光包括软件操作,工作流程、国家规范、相关标准是否能落地,都会影响他们的交互体验。我的想法是尽量减少大家在过程中经历的痛苦。
主要的工作有三点:第一,优化整合软件操作和标准,便于工长学习。每家企业都在做培训,经常遇见的情况就是从最基础的建模开始,集中培训一个月,等回到工作岗位大家都忘的差不多了,再提到学习就很头疼。我们的做法是,在培训之前先帮工长做足准备工作,把工作固化成体验比较好的流程,跳过从零开始的摸索工作,拿出一套相对成熟的现成做法。并且,我尽量把培训工作项目拆分成很多子项目,不让大家填鸭式的一下子掌握太多,学完一个子项目,马上就能用起来。比如,支架布置和桥架预制化,我们在不使用任何插件的前提下,把软件的操作步骤尽量减少到最低,有 Revit 基础的工长,十分钟就可以培训上手,日常工作量也可控。第二,控制BIM工作时间。使用BIM,并不意味着要建立太精美的模型。很多时候,软件通过信息和公式的挂接,或和Dynamo的简单结合,建立很少量或者相对比较粗的模型,就完全能够实现需要的功能。时间不允许的时候,在满足深化要求的前提下,甚至可以降低模型精度来保证BIM工作进度能跟上施工进度。这样可能导致施工阶段模型不够美观,但图纸来得及签字,进度赶得上施工,很多时候真的比模型是否精美重要得多。让模型与现场一致,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这一步真实可靠,后续的应用和管理才有意义。而「能跟上现场进度」是模型与现场一致最重要的根本。可能你会说:模型不是后期要交付运维吗?不是要做精美的汇报吗?那些工作不是不做,而是可以放在后面现场稳定之后再做。
640
第三,应用点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口不能吃个胖子,如果你自己都吃不动,就别指望别人能吃。比如机电预制装配化工作,全专业的模块化也许是终极目标,但前期解决单专业的预制化,以及支吊架的预制装配化是基础。基础需求的落地,其实是项目经理、工长、工人这三级人员的大需求,能马上实现降本增效,减少制图工作,降低工人的工作量,先完成这一步,才好顺理成章的进行更深层次的应用。如果一开始就以非常高的全专业指标来要求,那么这三级人员的交互体验就非常不好了。所以一般我们会先逐个解决各专业的预制化,等大家都适应了,再推装配化,最后再谈模块化。
640
有一些业主对BIM提出一些特别的需求,这时候主动去沟通就显得很重要了,一开始满满答应,到最后啥也没做成,反倒是业主不希望看到的。对于业主要求的一些明显增加工作量、又对现场没多大用的应用点,比如一些纯软件层面的输入输出,一般我们会通过与业主沟通,在工作密集的阶段优先完成服务生产的工作,把其他工作放到后边来做。

2

增长黑客
在解决了交互体验的问题后,我再来说说进一步的行动指南:增长黑客
640
这个理念是2010年的时候,由Sean Ellis首次提出的。我们熟知的Facebook,Twitter,都是利用这套理念实现用户增长的典型案例。
说的直白一点,增长黑客就是通过某些策略帮助公司快速成长。对初创公司来说,在没有广告预算、市场营销活动以及市场推广专员的情况下,快速获取大量用户。你可能会说,这听着不是产品经理和销售用的工具吗?和BIM推广有什么关系?没错,在公司内部,我对自己的定位正是一个产品经理和销售的融合体,工作的重点是把自己对软件和施工相结合的经验,先以模块的操作和标准固化整合成一个产品,然后把这个产品推销给工长。正如增长黑客理论所说,我没有广告预算,没有基础用户,更没有推广专员。这套理论正适合我的工作。
640
在一个没有基础的项目推广BIM,包含两项工作内容:
➤ 第一,根据这个项目部和工程特点,找到适合他们获取和使用数据库的方法。➤ 第二,让工长想用这个方法,并且能用起来。以前,我们希望一步到位,把两项工作同时做,一到项目上,就给工长做培训,然后给他们配电脑,强制他们使用BIM软件,参与管综讨论,现场直接强推应用点,甚至上协同平台,效果都很不好,一般遇到阻碍有:➤ 不学,不想打破舒适区。➤ 软件功能受限,学习理解不深,影响工作效率和落地效果。➤ 施工工期紧张,没时间学习和操作。➤ 落地效果不佳,工长和工人产生质疑和抵触。
640
所以我转变思路,把这两项工作分开进行,先寻找到好的方法,在项目上做出一点效果,让他们慢慢接受,再展开普及。
项目进场后,我不再直接去推动工长使用BIM。只是先简单做一个BIM的介绍,让他们知道如果我们BIM落地后,会有什么成果,会对项目带来什么变化。接下来,我会和项目经理做一个BIM实施目标和方式的沟通,让他能够在必要的时候下一些决心和命令。在深化阶段,工长只是做一个参与讨论的工作,他需要看二维图纸,就出CAD图;想看三维模型,就教他看模型;开会需要讨论,就导出 Fuzor 投屏开会。整个过程中,我不会花很大精力去提高他的BIM能力,而是专心深化出一套可以用于施工的图纸和模型,帮助大家完成获取数据库的工作。实际上,这个阶段我的「改造」目标对象是工人,不是工长。等到工人开始用我们的图纸下料、施工、预制装配时,就解决了工人的需求。工人减少了思考、拆改、窝工和抢工,效率提高了,自然就喜欢上了BIM。
640
渐渐地,很多项目部都会出现BIM人员直接对班组长进行日常图纸交底,没有BIM图纸工人会觉得别扭。如果现场出现需要协调的碰撞问题,也是由BIM人员去判断是谁的误差,谁没照图施工。一旦这一步达到了,我就开始把目标对象从工人切换到工长身上,这时候BIM人员会在项目上「故意消失」一段时间,工人的BIM诉求对象立刻就会转移到工长身上,这个环节不能让工长做无准备之战,他们前期已经在比较轻松的情况下参与了我们的BIM工作。这时候,项目经理再适时的下达命令,制定奖惩办法,我们再跟进,做一些交互体验好的专题培训,也就是上一小节说到的「无意识推广」,很快工长们就能从施工图、留洞图、预制加工图等节点开始,以点带面地逐步接手BIM工作了。总结下来,就是通过解决下游工人的需求,再结合上级命令和奖惩措施,去推动上游工长的接受。我的最终目标,是在一个项目上通过实现BIM落地指导施工,让大家逐步转变为使用BIM的工作方式。而我的阶段目标,不是让所有人都能同样程度地掌握BIM,有的人有基础,或者年轻好学,完全能成为BIM工长;有的人年纪比较大,能让他们学会看模型和用模型已经很不错了;也有的人比较固执,可能就是我会选择放弃的对象。增长黑客中,有个重要的概念,叫AARRR用户模型,它的模型图是一个漏斗:从获取、激活、留存、传播、到产生收入,用户是逐层减少的。AARRR也就是帮助人们怎样精细化分析用户。
640
借用这个理念,可以把上述的过程这样解释:
通过BIM的实施,形成一个具有淘汰作用的转化漏斗模型,层层筛选,确定能实现BIM落地的对象和适用于这个项目的应用点,划定每个人涉及的工作范围。然后通过一些机制,让工人能够获益(减少思考、减少拆改,规避责任、班组计件),或者项目经理能获益(降本增效、经营和宣传),最终上下级会自动的在工长层面形成自发传播,最终让大部分工长都成为我们的忠实客户。
640

3

人才培养:反向培训
前边我们借用「无意识设计」和「增长黑客」的概念,做了些BIM推广思路的介绍。在整个流程里,如何在工长还没有加入的时候,培养BIM工程师的软件能力和施工技术,让他独立完成的深化成果,能达到指导现场施工的程度,这一步非常关键。下面我就来说说BIM工程师的培养思路。在软件培训的时候,我更注重对于软件逻辑的培训。比如常用的软件,Revit、Solidworks、3dsmax,我觉得是三类不同逻辑的软件。软件逻辑的理解益处主要有:➤ 日常工作中处理各种软件报错、协同异常的问题;➤ 后期同类软件的自学和理解;➤ 在没有成熟功能模块时,比如桥架预制化,能结合软件功能自己总结出操作流程。为了保证BIM工作的高效协同和稳定,BIM人员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知识。另外,对BIM工程师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机电施工技术,利用BIM进行机电深化后,深化成果能指导现场施工。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我近年的经验是这样的:机电BIM深化工作,通常是分为建模、深化、支架布置和出图这几大部分工作。在以前,这几个步骤我会按部就班的顺向逐步培训,这刚好也和软件功能以易至难的顺序差不多。
640
但这样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在建模培训时,我会谈到建模标准,但我发现受训人员在学习的时候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学习标准。你告诉他应该怎么建模,如何设置,这会对以后的哪些工作的深度、效率和规范性会有影响,他其实并不明白其中的意义。因为建模标准是结合项目实际需求,提前做好的规划,他们没有做过后期的现场工作,很难在建模培训阶段领会。所以我近年开始换了一个思路,反过来做培训。1. 拿完成支吊架布置的模型开始出图。2. 拿深化好的模型开始布置支吊架。3. 拿满足建模标准的模型开始深化。4. 学习建模。
640
正向培训其实是两个内容,软件操作、以及这步操作所需的施工技术。学操作的时候不懂施工,那这步操作的意义他就不懂,往后就会越学越吃力,就像是学数学,只做例题不学公式,题型一换就不会了;
而反向培训,是在已经完成施工技术工作的基础上,再培训软件操作和BIM实施标准,学习操作的时候需要了解施工技术他已经掌握了,就会很快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就让学习者的每一步都是可操作的。目前,大概有近20名人员接受了这样的培训,在两年左右的工龄里,基本都成为和业主、设计、工长沟通,能协调问题,深化的图能施工的优秀BIM工程师。具体的应用点,如装配化、预制化,结合具体的工艺开展短频快的专项培训后,他们也能顺利实施。
640
咱们举个例子来说说反向培训的几步走:➤ 首先,当一个人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先别建模,而是拿到别人已经完成的模型来出图,参照一个样图,学习一下软件操作就可以实现了。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会发现,要如何命名图纸,设置参数,添加字段才方便更快捷清晰的对图纸进行标注。➤ 接着,拿到别人深化好的模型直接布置支吊架,他只需要学会这阶段的软件操作和支架选型标准,他会慢慢发现,如何深化管线才能更易于布置支吊架;怎样布置支吊架,能避免管线产生细微碰撞;怎样避免管线排布过密导致现场没有支架生根点位的情况发生。➤ 然后,等他下一步又开始做管综培训时,结合之前学会的施工规范、工艺要求、美观要求,再加上他自己在布置支吊架的时候就学会的布置原则,就能比较顺畅的掌握这项技能了。➤ 最后,学习建模的时候,他又会知道,为什么这里要这样设置,才能方便后期的各项工作,现阶段哪些精度必要,哪些是精度我可以在深化后再完善,哪些是出图后完善也可以的。后来我发现,反向培训还有一个好处:这种先通过BIM虚拟建造的方式,让缺乏现场经验的BIM工程师就像先做了一道数学题,但是又解不完,他就开始对施工现场的核心工艺和规范有强烈的学习渴望。而且不仅是机电专业,对土建、幕墙、钢结构、精装修等都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因为这些专业知识补充都会立刻提高对自身工作优化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个人很好的大局观,为以后将这些人培养成工长甚至是项目经理的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640
好了,这就是我这几年积累下来的BIM落地经验,之所以把我的「秘密心得」分享给大家,是因为我确实认为BIM及其他新技术肯定会改变施工行业,传统的「现场工长」会成为「BIM工长」,最终实现机电全专业工厂化的新模式。
同时,行业条件还不具备一步到位实现工厂化,但是BIM又要做,那做了就得有用。基于以上的原因,我写下了上述的心得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来谈谈BIMBOX观点,和我们想做的事。看了任睿的分享,我们的收获有下面几点。第一,BIM中心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在很多人那里会听到这样的抱怨:软件又贵又不好用,领导不支持,基层人员抵触,找不到落地点,所以,我太难了。我们很同情这样处境中的小伙伴,不过任睿的分享让我们想到: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公司花钱组建一个BIM中心,到底是干嘛的?如果软件便宜又好用,领导大力推广,底层大力配合,一个月就成功运用了BIM技术,那BIM中心不就只是个传话员,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任睿对自己的定位是产品经理+销售,我们认为这个定位找得非常准。产品经理的职责是,调配公司有限的资源,把已有的功能整合打包成一个能使用的产品;而销售的职责,是把这个产品推销出去。所以,当你把自己当成传话员的时候,你会看到满地的困难——因为大家不愿意听你传话;而当你转变身份的时候,你会去寻找解决办法,去产品经理圈子找产品的打包方案,去销售圈子找推销产品的办法。每个人都有权利抱怨现实问题,而企业愿意掏钱养的人,永远是想办法的行动者。第二,学BIM到底是学什么?我们一直在讲,BIM不能孤立存在,要和传统学科相关联。而一旦回到实践里,当我们给新人培训的时候,又会抛掉这种理念。你会看到几乎所有的培训都是从建模开始,我们就看到好几个这样的项目,花了很多时间,培训出一批只会建模的人,到了现场,马上就傻。用一段时间,大家就纷纷抱怨,BIM没用,落不了地。任睿关于反向培训的经验非常有价值,值得每一个负责带人的人学习。「与现场结合」不是一句空的口号,你要把它用到实践里去。第三,一切都是和人打交道。梁宁在讲产品经理思维的时候说:一旦你用「就应该」这三个字来定义用户,你就已经失败了。「白领就应该爱喝咖啡」、「妈妈就应该喜欢打扮女儿」,这些「就应该」的想法会让你远离用户,最终做出来的产品没人用,你只会觉得挫败:他们应该用我的产品,怎么不用呢?肯定是他们有问题。技术推广就是卖产品,是和人打交道,谈理想、喊口号是没用的,只有当你把配合的对象当做用户,当做一个活人,站在他们的视角去理解他们,事情才能做成。最后,BIMBOX还想做一件事。像任睿这样真诚又有干货的分享,我们认为值得有所收获。如果你希望把这套思想讲述给别人,又需要一个比较正式的方式,我们把任睿的这套方法制作成一门快速课程,课程内容包括:
➤ BOX老孙对这套方法论的分析和进一步讲解视频课
➤ 一套BIMBOX制作的PPT
➤ 一张无意识推广、增长黑客、反向培训的思维导图
➤《深泽直人》和《增长黑客》电子书两本
➤ 一个特别用户群的发布消息

转自BIMBOX





回复 申请删帖

使用道具 举报

  • 联系我们
  • 邮箱:837005074#qq.com(请把#改成@)
  • 电话:18810188033
  • QQ客服 837005074
  • 人工客服:周一至周日(晚6点至11点)
  • 扫描加客服QQ

  • 扫描加客服微信

QQ|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畅建科技 ( 京ICP备2022013818号-3 )

GMT+8, 2024-3-28 20:36 , Processed in 0.443435 second(s), 57 queries .

Powered by 找最好 X3.4

© 2015至今 zhaozuihao.com